新聞

2021年4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佛教黃允畋中學 - 2021年4月
開口說英語 動口亦動腦 表達力大提升
“Giving Support to students in the hope that they can attain Proficiency in English Language through Engaging in various activities and Acquiring Knowledge in different contexts”
佛教黃允畋中學的英語活動,確實多如恆河沙數,英文老師如數家珍般細訴,絕對能感受到學生的幸福,難怪李鏡品校長大力表揚英文科老師的付出與貢獻,不僅在課程上緊貼公開試,同時照顧初中學生,提升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尤其是創設不同機會,讓同學多練習英語會話。當學生能勇於在人前說英語,聽、讀和寫,自然是手到拿來。
以「說」先行 讓課堂活潑起來
佛教黃允畋中學其中一個關注事項就是「說」,因為同學願意在課堂上「說」,即代表參與其中,與老師同步,專注於理解課堂內容,而不是純粹在抄筆記。不論同學在回答老師的提問、分享自己的想法,抑或是與同學互相討論,都意味着他們正在消化所獲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此學習進程比抄寫筆記更為重要。李鏡品校長說:「當學生善於跟他人表達,便是全人塑造,對學生整個人生均有所裨益。學生能展現出彬彬有禮的氣質,與任何人皆能言談甚歡,這是我們希望達到的目標。」
為了創造更好「說」的機會,英文科本來已設小班教學,到英文口語堂時,更再分兩組教授,比起重複性的文法練習,口語表達更富趣味。學習富趣味,課堂教學的質量自會大大提升。只要學生對英語感興趣,自然會主動學習、發展其他方面的能力,包括聽、讀和寫。佛教黃允畋中學共有三位外籍英語教師,一位任教學校英文及英文口語科,另外兩位則由保良局思培基金(Sprouts Foundation)及學校合聘,任教中一、二級英語會話,並籌劃午間英語活動,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培養興趣 增加自信
學校在中二和中三的英語課設有「說故事」表演和話劇演出,以多元方式鞏固英語的表達能力。學生需要在學期末表演,而演出內容是從原有的課文或圖書中選取出來。老師着重訓練他們朗讀的技巧、表情與動作,從而鞏固他們對文章的熟悉度。老師亦會為各表演的同學評分,這不僅鼓勵學生在英語上有所進步,更重要是讓他們更有自信,說英語時瑯瑯上口,發掘自己的潛能。
同時, 學校亦推行Chit Chat獎勵計劃,鼓勵學生於課堂以外以英語與全校老師交談。同學每人獲發Chit Chat Card,並主動邀請老師跟他們用英語交談,老師則會在卡上隨意選出問題,與同學Chit Chat一番。全校老師上下一心,為學生創造及增加應用英語的機會,在閒話家常中,表達能力自會提升。
多樣化英語活動 營造校園英語環境
學校舉辦大量英語活動,當中要以每逢周一的English Speaking Day最為豐富,密度高,參與度亦高,成效自然顯著。學校特別在午膳時段安排不同特色的英語活動,包括攤位遊戲、拼字比賽、電影欣賞、個人演講比賽、快樂閱讀時間等。高中學生負責設計攤位遊戲,讓初中的同學從遊戲中學習。學校的電視英語節目English Round-up為同學提供練習英語機會,每年的主題不同,今年則以「Genre」 (文章體裁)為主題,包括朗誦詩歌、朗讀短篇小說等。全體老師亦參與「One-minute chat」節目,以英語介紹自己的興趣、嗜好或生活感悟等。
另外,從高中的BWWTC Got Talent、BWWTC TheVoice等活動中,更發現參與同學充滿說英語的自信和對英語的熱愛,英語氛圍可說是遍布整個校園。
校外比賽 開拓視野
每年學校都會特別安排中二級學生參與集誦比賽,一來訓練時可練習口語和語感,二來參與校外比賽,從而拓寬視野。近年更分別在第七十屆、第七十一屆校際朗誦節奪得集誦亞軍、獨誦季軍及多個優良成績,其中不乏中一的同學。剛升中便得到外間的鼓勵,自然在未來英語路上更有所追求。近年學校多次代表香港遠赴美國參加創意思維世界賽,屢獲佳績,分別於2014年勇奪世界冠軍、2018年勇奪亞軍及2019年勇奪季軍,學生在比賽時以英語話劇的形式演繹原創作品、跟評判講解理念、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健兒交流,英語水平和自信心得到大大提升外,更是一次增廣見聞的機會,為學生日後發展,奠下重要基石。
另外,學校十分重視發揮學生潛能,2016年起舉辦「英語音樂劇培訓班」,特聘英語音樂劇導師教授。培訓班每年培訓對英語話劇別具興趣的同學,他們每星期接受訓練,全年共二十節,即使疫情期間亦從未間斷。英語音樂劇融合戲劇、音樂和舞蹈的元素,全面展現及發揮同學各種才能。透過培訓及演出,更能提升同學的英語水平和能力。學生不但參加校際戲劇節比賽,更會在每學年末的「Together We Shine才藝表演」中為全校師生表演,讓學生更有信心地使用英語。
畋園讀書高 跨學科閱讀
為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同時開拓不同範疇的知識領域,本年度英文科及閱讀組開展「畋園讀書高」(Readers Dozen)廣泛閱讀計劃。初中各級以小班教學形式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興趣;高中則以自學形式進行,期望通過不同科目的閱讀材料開拓學生視野,走進無國界的知識領域。與此同時,閱讀組亦因應閱讀主題,與不同科目合辦多元化的跨科組活動,豐富學生的經驗,讓他們樂於閱讀,達致終身學習的理想。
英文科老師親自找來不同跨學科的材料,連繫學生在其他科目上已學習過的相關主題,結集成微型雜誌,這樣學生就能輕鬆地多接觸不同範疇的資訊。負責編寫學習材料的老師人才濟濟,除了英文科科主任外,還有資深老師、外籍老師、具豐富統籌閱讀經驗及博士級學歷的老師,團隊質素更是信心保證。學校預計每年出版約30 本相關刊物,並配置二維碼,學生若有需要,可以掃瞄二維碼,聽取雜誌的錄音檔,聽講同時兼顧。
理大真人圖書網絡 接觸不同國籍人士
佛教黃允畋中學更參加了「賽馬會理大真人圖書館網絡」(Jockey Club PolyU human libraries hub),學生可因應自己的興趣及需要,搜尋相關的故事,並可使用「預約會見」服務,預約故事中的「真人」進行對話。學校當然善用此機會讓學生訪問不同國籍人士,增加學生對不同議題的認識,尤其讓學生與故事主人翁互動交流,進行短片製作、校本學習、資源素養工作坊等活動,加強英語溝通,豐富學習經歷。
組建教師團隊 學教精益求精
多元英語活動加上巧妙的設置與安排,全因佛教黃允畋中學有一班精益求精的教師團隊。英文科科主任何定儀老師具豐富實戰經驗,而較為年輕的另一位科主任胡靜雯老師則甚具活力,加上何老師本身是考評局英國語文委員會委員,十分熟悉課程,在專業的引領及導航下,將卓越文化傳承到年輕一輩的老師身上。李校長說:「期望團隊之間的互相協作,可以繼往開來,力求卓越,教師能享受學與教的快樂。我十分欣賞同事間有着夥伴關係,一起對課堂作出不同的研究,以學生為本教學。」
與此同時,學校鼓勵老師建立專業學習社群,促進同儕交流與協作,以提升學與教的質素。英文科團隊亦曾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大學協作,與同工研究如何利用電子學習加強英文口語訓練的技巧,並進行公開課,為老師交流教學經驗提供良好機會。
共同備課、撰寫教案,試教與觀摩,優化課程,分享心得,絕對有助教師成長、同儕之間學習,更重要的是教師將所得的經驗,回饋到每一位學生身上,為學生學習英語、提升英語能力不遺餘力。